-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5)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5)
- 群言出版社(10)
- 群言出版社(10)
- 上海人民出版社(9)
- 上海人民出版社(9)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8)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8)
- 商务印书馆(7)
- 商务印书馆(7)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7)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7)
- 北京出版社(5)
- 北京出版社(5)
- 中信出版社(5)
- 中信出版社(5)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4)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4)
- 作家出版社(4)
- 作家出版社(4)
- 山东文艺出版社(3)
- 山东文艺出版社(3)
- 北京大学出版社(3)
- 北京大学出版社(3)
- 天地出版社(3)
- 天地出版社(3)
- 人民出版社(3)
- 人民出版社(3)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3)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3)
- 长江文艺出版社(2)
- 长江文艺出版社(2)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 青岛出版社(2)
- 青岛出版社(2)
- 新世界出版社(2)
- 新世界出版社(2)
-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
-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
- 海豚出版社(2)
- 海豚出版社(2)
- 岳麓书社(2)
- 岳麓书社(2)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
- 民族出版社(1)
- 民族出版社(1)
- 大众文艺出版社(1)
- 大众文艺出版社(1)
- 译林出版社(1)
- 译林出版社(1)
- 南方出版社(1)
- 南方出版社(1)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
- 天天出版社(1)
- 天天出版社(1)
- 中华书局(1)
- 中华书局(1)
- 人民文学出版社(1)
- 人民文学出版社(1)
- 九州出版社(1)
- 九州出版社(1)
- 学苑出版社(1)
- 学苑出版社(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1)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1)
- 鹭江出版社(1)
- 鹭江出版社(1)
- 文化发展出版社(1)
- 文化发展出版社(1)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
- 华文出版社(1)
- 华文出版社(1)
- 天津人民出版社(1)
- 天津人民出版社(1)
- 浙江文艺出版社(1)
- 浙江文艺出版社(1)
- 科学出版社(1)
- 科学出版社(1)
-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1)
-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1)
- 辽宁人民出版社(1)
- 辽宁人民出版社(1)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8)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8)
- 北京出版社(5)
- 北京出版社(5)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4)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4)
- 北京大学出版社(3)
- 北京大学出版社(3)
-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1)
-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1)
- 长江文艺出版社(2)
- 长江文艺出版社(2)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
- 大众文艺出版社(1)
- 大众文艺出版社(1)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7)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7)
- 海豚出版社(2)
- 海豚出版社(2)
- 华文出版社(1)
- 华文出版社(1)
- 九州出版社(1)
- 九州出版社(1)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1)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1)
- 科学出版社(1)
- 科学出版社(1)
- 辽宁人民出版社(1)
- 辽宁人民出版社(1)
- 民族出版社(1)
- 民族出版社(1)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
- 南方出版社(1)
- 南方出版社(1)
- 人民出版社(3)
- 人民出版社(3)
- 人民文学出版社(1)
- 人民文学出版社(1)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5)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5)
- 上海人民出版社(9)
- 上海人民出版社(9)
- 商务印书馆(7)
- 商务印书馆(7)
- 山东文艺出版社(3)
- 山东文艺出版社(3)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3)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3)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
-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
- 天地出版社(3)
- 天地出版社(3)
- 天天出版社(1)
- 天天出版社(1)
- 天津人民出版社(1)
- 天津人民出版社(1)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
- 文化发展出版社(1)
- 文化发展出版社(1)
- 新世界出版社(2)
- 新世界出版社(2)
- 中信出版社(5)
- 中信出版社(5)
- 作家出版社(4)
- 作家出版社(4)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
- 中华书局(1)
- 中华书局(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
- 浙江文艺出版社(1)
- 浙江文艺出版社(1)
-
-
费孝通 -乡土中国(精装)
¥14.7(7折)定价:¥21.0《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该书取自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通览全书,可以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沿着作者的思路,可以一窥中国的基层社会。虽然事过境迁,但作者透视社会的眼光、观察社会的方法,仍然充满活力,值得借鉴...
-
-
芳草茵茵-费孝通自选田野笔记
¥36.5(8.7折)定价:¥42.0费孝通先生曾言:“田野调查是从实求知的根本办法。”本书为费老亲自编选的田野调查笔记集,由《桂行通讯》《江村通讯》《四上瑶山》等十余篇随笔组成。朴实细腻的文字,述及其早年赴广西实地考察,新婚妻子不幸溺水身亡的经历,读来令人怆然;回忆了其在第二次学术生命里上瑶山、访温州、走甘肃,行行重行行。这些文字,亲切、动人,是了解费孝通先生人类学、社会学思想的一份珍贵的“现场”记录。...
-
费孝通作品精选茧
¥48.7(8.4折)定价:¥58.0费孝通20世纪30年代末用英文写作的中篇小说,存放于作者曾经就读的伦敦经济学院图书馆的“弗思档案”中,2016年被国内学者发现。这是该作品抢先发售被翻译成中文。小说叙写了上个世纪30年代苏南乡村一家新兴制丝企业的种种遭际。这家制丝企业通过实验乡村工业的现代转型,希望实现改善民生、实业救国的社会理想,但在内外交困中举步维艰。作者以文学的方式来思考正在发生现代化变迁的乡村、城镇与城市,其中乡土中国的价值观念、社会结构与经济模式都在经历激烈
-
费孝通在2003(世纪学人遗稿)
¥9.8(4.9折)定价:¥20.0费孝通先生是成就卓异的学术大师,在国际社会学界享有广泛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对中国本土社会学的创建和新时期的重建具有深刻的影响。本书收录了费孝通先生的四篇遗作,其中《暮年自述》为费老对其九十五载学术人生的回顾与追忆,讲述了自己早年的生活背景与求学经历,阐发了其对早期学术训练的看法,及社会学未来前景的认识。文中涉及多位在近现代学术史上影响深远的前辈学人,如陈寅恪、钱穆、梁漱溟等,简述了他们在学术上的渊源与脉通之处。其余三篇为其学术文章的集
-
费孝通:乡土中国/大家小书
¥11.0(5.5折)定价:¥20.0简介 现在把本书作为一件反映解放前夕一些年轻人在知识领域里锰闯猛攻的标本,拿出来再看看,倒另有一番新的意义。至于本书内容所提出的论点,以我现有的水平来说,还是认为值得有人深入研究的,而且未始没有现实的意义。 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
-
费孝通作品精选
¥785.4(8.4折)定价:¥935.0精选费孝通很有代表性的着作,凡12种,三百余万字,涉及农村农民问题、边区民族问题、文明文化问题、世界观察、学术反思等多个层面。其中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生育制度》《中国士绅》《行行重行行》等有关中国乡村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特质及其现代转型的经典论述;费老一生关怀不辍的民族学研究《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晚年的文化文明论述与学术反思《孔林片思:论文化自觉》《师承?补课?治学》;《留英记》《美国与美国人》是从跨
-
费孝通随笔散文系列(全3册)
¥125.7(7.1折)定价:¥177.0从这些文化随笔中,读者可以了解费孝通如何通过“人人可以看到的事”,表达自己对厚重的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思考;可以感受作者对亲友、师长一往情深的思念。可以领会一个社会学家眼里观察到的,对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描述。作者长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常常能从生活细节中发现闪光点,选篇范围从青少年时代到老年时代,内容丰富,文字质朴...
-
费孝通作品精选禄村农田
¥50.1(7.7折)定价:¥65.0作为《江村经济》的姊妹篇,《禄村农田》是费孝通“魁阁”时期的学术代表作,作者将研究焦点由东南沿海转移到云南内地乡村,探寻在现代工商业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土地制度和社会结构所发生的变迁。作者用类型比较方法,将江村与禄村分别作为深受现代工商业影响和基本以农业为主的不同农村社区的代表,考察农民如何以土地为生,分析其土地所有权、传统手工业和社会结构的异同与变迁,目的是想论证,农村的经济问题不能只当作农村问题来处理;农村经济问题症结在于土地,而土
-
费孝通作品精选江村经济
¥58.0(8.4折)定价:¥69.0《江村经济》原稿出自费孝通1938年向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系提交的博士论文,1939年由Routhledge出版社列入“靠前社会学丛书”出版,书名为Peasant Life in China,并在扉页题有《江村经济》中文书名。有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为费孝通撰写的序文中预言,该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某些段落可以被看作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宪章”。1981年,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亦因此书在学术上的成
-
费孝通作品精选生育制度
¥52.4(7.7折)定价:¥68.0《生育制度》是费孝通1946年根据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任教时的讲义整理而成,围绕“家庭三角”这一核心议题,讨论了中国乡土社会组织的基本原则及其拓展,其中描述社会新陈代谢的“社会继替”“世代参差”等概念影响深远。本书是费孝通的早期代表作,也是他一生很为看重的着作之一。书后附录的《亲迎婚俗之研究》一文,系作者1933年在燕京大学毕业时完成的本科学位论文,主要是从社会史和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周代到汉初亲迎婚俗发展的两个阶段——风俗时代和礼教
-
费孝通作品精选留英记
¥48.7(8.4折)定价:¥58.0费孝通关于英国的札记和随笔选编,时间跨度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作为留英归来的学者,费孝通学术思想和人生经历有很重要的一部分与英国密切相关。这些札记和随笔广泛记录了一个非西方的知识分子对英国社会、人情、风物、政治的观察,其中不乏人类学比较的眼光。比如1946年底,费孝通应邀去英国讲学,其间,以“重返英伦”为名写下系列文章,开头的一句话“这是痛苦的,麻痹了的躯体里活着个骄傲的灵魂”,浓缩了他对二战后英帝国瓦解时刻的体察与速写。作者
-
费孝通作品精选美国与美国人
¥54.6(7折)定价:¥78.0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费孝通写作了大量有关美国的系列文章,这些文章以游记、杂感、政论等形式比较美国和欧洲,美国与中国。其中,《美国人的性格》被费孝通称为《乡土中国》的姊妹篇,作者透过一般性的社会文化现象,洞察到美国的科学和民主之间的紧张,认为科学迫使人服从于大工业的合作,而民主要求个体主义,二者必然产生冲突;并进一步认为基督教是同时培养个体主义和“自我牺牲信念”的温床,是美国社会生活以及民主和科学特有的根源。美国二战以来在优选政治经
-
费孝通作品精选行行重行行(1983-1996)
¥129.4(7.7折)定价:¥168.0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费孝通接续其早年对城—镇—乡结构关系的思考和“乡土重建”的理想,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对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城乡和东西部区域协同发展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先后提出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等不同的乡镇发展类型,以及长三角、港珠澳、京津冀、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西部经济协作区等多种区域发展战略,其中还包含了他对中西部城市发展类型的思考。 本书汇集了费孝通十余年中所写的近六十篇考察随记,大致按时间线索排列
-
费孝通作品精选师承.补课.治学(增订本)
¥67.8(7.7折)定价:¥88.0从1930年进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开始,在长达七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费孝通在人类学、社会学和民族学领域开疆拓土,成就斐然。他一生的学术历程与民族国家的命运、与时代的起伏变换密切相关。本书汇编了晚年费孝通对自己一生从学历程的回顾与反思的文章,其中既有长篇的思想自述;也有对影响终身的五位老师——吴文藻、潘光旦、派克、史禄国、马林诺夫斯基——的追忆与重读,他名之曰“补课”;更有对社会学与人类学在学科和理论层面的不断思考。本书还收录了费孝通“次
-
费孝通作品精选乡土中国.乡土重建
¥52.4(7.7折)定价:¥68.0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费孝通的学术工作由实地的“社区研究”转向探索中国社会结构的整体形态。他认为自己对“差序格局”和“乡土中国”的论述,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的讲稿,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它不是对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中提炼一些“理想型”概念,如“差序格局”“礼治秩序”“长老统治”等,以期构建长期影响、支配着中国乡土社会的独特运转体系,并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
¥70.5(8.2折)定价:¥86.0"《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由费孝通先生主编,是中华民族形成史、民族关系史研究的经典之作,是当代中国民族研究的奠基性作品之一。书中提出的各民族平等,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中华民族是由56 个民族形成的多元一体、是高一层次的民族实体等观点迄今仍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 全书包括五个主要部分。靠前章导论主要论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及特点;第二章“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从中华新石器文化的多元区域性发展
-
费孝通作品精选孔林片思:论文化自觉
¥49.6(8.4折)定价:¥59.020世纪80年代末,费孝通进入了他一生学术思想的新阶段,即由“志在富民”走向“文化自觉”,开始思考针对世界性的文明冲突,如何进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解释。到90年代,这些思考落实为“文化自觉”的十六字表述,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晚年费孝通从儒家思想获得极大启迪,贯穿这一阶段思考的大问题是:面对信息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全新世界格局,21世纪将会上演“文明的冲突”,还是实现“多元一体”的优选化?不同的文化和文明之间应该如
-
费孝通系列:生育制度+江村经济+乡土中国(3本套装)
¥125.7(7.1折)定价:¥177.0本书包含《乡土中国》和《乡土重建》两部分。《乡土中国》是由费孝通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辑录而成。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乡土重建》是费孝通先生在对江村、禄村等乡村社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了中国乡土社会的自身特点和内生机理,提出了发展乡土工业,实现乡土重建的思想。把中国乡村作为研究对象,用通俗、简洁的语言
-
费孝通谈民族和社会(增订版)
¥266.0(7折)定价:¥380.0本书系《费孝通谈民族和社会》的全新增补修订版,共收录费老1933—2003年间发表的社会学、民族学和人类学代表性学术文章共126篇。按文章主题分为“民族研究意义及方法”“民族历史与发展”“社会学及学科建设”“社会研究及调查”四编,各编文章按写作发表时间排序,并将其代表性民族志作品《花蓝瑶社会组织》,以及《桂行通讯》《关于追悼同惠的通讯》两文作为“个案研究”单列成编。本书的整理出版,对于研究费孝通的学术思想及范式,厘清中国社会学、民族学
-
美好社会与美美与共-费孝通对现时代的思考
¥42.5(7.2折)定价:¥59.0费孝通先生是我国老一代的着名人类学、社会学和民族学家,世人对其青年时代创造的经典着作早已耳熟能详。同样值得世人重视的是,费先生自20世纪70年代末获得第二次学术生命之后,面对现时代中国及世界的新态势,从实求知、孜孜不倦,延续并将其一生所做的三部主题“文章”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本书从乡村与城镇发展、民族与社会发展、全球化与文化自觉、学术反思与展望四个方面,分别收录了费孝通先生第二次学术生命中形成的代表性作品,汇成文集,既是立此存照
-
费孝通作品精选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民族学文选
¥67.8(7.7折)定价:¥88.0费孝通是中国民族学的奠基人之一,从1935年进入广西大瑶山展开实地调查开始,对民族问题不同层面的关注与研究贯穿其整个学术生涯。如果说《花蓝瑶社会组织》是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民族志研究的初步尝试,那么1950—1951年参加“中央访问团”负责贵州和广西的访问工作,则是他进行民族研究真正的开始,其后还部分参与了“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这些工作不止体现于对边疆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变迁过程进行研究,对新中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建
-
-
-
-
-
-
-
-
-
费孝通作品精选中国士绅:城乡关系论集
¥52.4(7.7折)定价:¥68.0《中国士绅》由七篇专论组成,取材于费孝通1947—1948年发表在国内报纸上的文章;1948年秋,他向美国社会学家雷德菲尔德的夫人玛格丽特口述了这些文章的大致内容,雷德菲尔德夫人经过精心编辑后于1953年将其出版。书中的内容集中体现了费孝通40年代中后期对中国社会结构及其运作机制的深刻洞察,尤其聚焦于士绅阶层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地位与功能,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走向解体的过程,与《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等作品在思想上一脉相承。他实际上借助
-
费孝通经典集:乡土中国(有声版)+江村经济(套装共2册)
¥49.3(5.5折)定价:¥89.6《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巨擘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经典着作。这本书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费先生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写成,篇篇短小精悍,语言朴实却深沉准确;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构建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它对中国社会的分析鞭辟入里,发人深省,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
-
-
-
-
-
-
-
-
-
-
-
-
-
-
-
-
-
江村经济-插图导读版
¥21.4(4.3折)定价:¥49.8《江村经济》是社会学巨擎费孝通先生研究乡土中国的代表作品,被认为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必读之书,是我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该书原是费孝通在1938年春所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玄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在书中,作者集中描述了江苏吴江开玄弓村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试图从农村社会基础上来解剖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基本观念,它不限于一个具体的农村,而是指向农村的基本性质。正如他的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