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 :五四时期中国史坛的学术论辩(精 历史卷)
-
>
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 :关于历史学理论的学术(精 历史卷)
-
>
清帝国性质的再商榷:回应新清史
-
>
(精)三国志(全六册)
-
>
清代名人奏折书系:年羹尧
-
>
(精)甲骨文·普法战争:1870-1871年德国对法国的征服
-
>
(精)甲骨文·肇造区夏:宋代中国与东亚国际秩序的建立
反映与建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810919968
- 条形码:9787810919968 ; 978-7-81091-996-8
- 装帧:简装本
- 版次:第1版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印刷次数:1
- 所属分类:>
反映与建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反映与建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既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梳理,又侧重于对以往学术状况的现代评论、旨在揭示学术论争的来龙去脉、发展线索、内在逻辑,着眼于学术的未来发展。
《反映与建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为其中之一的《反映与建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历史认识客体与“历史事实”的多重性、历史认识的本质属性等内容。
反映与建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 目录
总序
导言
章 历史认识运动的个体-社会机制
一、历史认识主体问题之“发现”
二、历史认识主体范畴研究之“缘起”
三、历史认识主体概念内涵之界定
四、历史认识主体形式之划分
五、历史认识个体主体意识之结构
六、历史认识群体主体意识之“审查”
七、历史认识主体意识渗透之不可避免性
八、历史认识主体之属性
九、余论
第二章 历史认识客体与“历史事实”的多重性
一、历史认识客体有几重
二、历史认识客体属性及其影响
三、“历史事实”概念研究
四、余论
第三章 历史认识运动形式的复杂性
一、历史认识基本形式
二、历史认识层次
三、历史思维及其形式
四、余论
第四章 历史认识的本质属性
一、历史认识本质的相对性
二、历史认识性质的客观性
三、余论
第五章 历史*标准三家十二说
一、历史认识的“可检验性”及其特点
二、历史*标准与“检验”形式
三、余论
我与我的客体(代后记)
导言
章 历史认识运动的个体-社会机制
一、历史认识主体问题之“发现”
二、历史认识主体范畴研究之“缘起”
三、历史认识主体概念内涵之界定
四、历史认识主体形式之划分
五、历史认识个体主体意识之结构
六、历史认识群体主体意识之“审查”
七、历史认识主体意识渗透之不可避免性
八、历史认识主体之属性
九、余论
第二章 历史认识客体与“历史事实”的多重性
一、历史认识客体有几重
二、历史认识客体属性及其影响
三、“历史事实”概念研究
四、余论
第三章 历史认识运动形式的复杂性
一、历史认识基本形式
二、历史认识层次
三、历史思维及其形式
四、余论
第四章 历史认识的本质属性
一、历史认识本质的相对性
二、历史认识性质的客观性
三、余论
第五章 历史*标准三家十二说
一、历史认识的“可检验性”及其特点
二、历史*标准与“检验”形式
三、余论
我与我的客体(代后记)
展开全部
反映与建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 节选
《反映与建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是一套以问题为中心的学案丛书。传统学案体史书在于研究不同学派的学术源流、内容及其对之进行学术评断;本丛书则既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梳理,又侧重于对以往学术状况的现代评论、旨在揭示学术论争的来龙去脉、发展线索、内在逻辑,着眼于学术的未来发展。 犬问题,大手笔,大思路。揭示既往学术之理路,展现未来学术之趋势。
商品评论(18条)
书友推荐
- >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7.8¥26.0 -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22.1¥28.0 - >
诗人眼中的画家
诗人眼中的画家
¥41.5¥48.0 - >
危机1932——罗斯福百日新政与美国决胜时刻
危机1932——罗斯福百日新政与美国决胜时刻
¥8.0¥38.0 - >
孤舟
孤舟
¥22.3¥29.0 - >
最小的小熊-爱的味道图画书
最小的小熊-爱的味道图画书
¥5.8¥12.8 - >
最后的手稿
最后的手稿
¥11.4¥30.0 - >
大师是怎样写作的
大师是怎样写作的
¥6.1¥18.0
本类畅销
-
东方历史学人(第13辑)
¥11.4¥38 -
职贡图-古代中国人眼中的域外世界
¥14.4¥45 -
约翰王:背叛、暴政与《大宪章》之路
¥34.8¥52 -
两个人的江湖-大人物的党与仇
¥25.9¥39.8 -
追寻富强: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1850—1949
¥45.6¥68 -
干掉太阳旗-二战时美国如何征服日本
¥24.5¥48